绵阳市安州区现有森林面积67.3万亩,有林村社91个,有林组726个,高川、千佛、雎水、桑枣4个龙门山沿线乡镇森林覆盖率均超过55%,是全省森林火灾中风险地区之一,森林防火期为1月1日至5月31日,其中2月1日至5月10日为森林高火险期。安州区自然资源局坚持将防灭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,扛稳政治责任,建强专业队伍,强化应急演练,有效提升火灾应对能力。全区已连续4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。
压实责任体系,织密防控网络。落实三级包保责任,压紧压实区、乡、村三级林长制巡林职责,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守制度,今年已累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28次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,与林区企业签订防火责任书,做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,林区现有企业5户(2户未开工),在建项目5个(储备林及防火通道建设等),变电站两座,均无动火作业情况。分区分级精准管控,针对不同火险等级区域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,重点加强高火险区巡护力量和物资储备。建立火险预警会商研判机制,对火灾防控工作提供指导,防火期发布森林火险预测预报151期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划定高火险期,提高高火险期的户外巡护、人员训练、隐患排查和群众宣传的频次和力度,高火险期专业队伍全员备勤,半专业队伍全天候待命,确保“5分钟响应、30分钟抵达”。
强化火源管控,消除风险隐患。隐患闭环管理,实行“清单制+责任制+销号制”管理,盯紧“五周五缘”及重点目标和重点设施火灾隐患,动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,今年累计排查整治隐患128处。基础设施升级,规范防火劝导点及检查站的标准化建设,严格管控入山人员和车辆,强化技防支撑;全区已建成防火瞭望塔5座,防火劝导点10处,防火检查站5座,森林防火通道建设76.316公里。科技赋能监管,通过技防手段,切实做到守住山、看住人、管住火,已建成林火视频监控3套,依托四川森防APP、监测即报护林APP动态监测火情。
建强专业队伍,提升应急能力。队伍专业化,配备50名专业扑火队员(40人驻守重点林区)、240名半专业队员、1008名群众义务扑火队员和620名护林员,组织实战演练20次,参训500余人次。装备现代化,按国家、省、市相关标准做好专业队伍的“建、管、用、养”,全区已配置森林防火指挥特种车1台,作训车4台,配发高压接力水泵12台,风力灭火机40台、油锯40台、高倍望远镜4部,对讲机22部,GPS4套,组合工具40套、割灌机4台、2号工具1200把等装备以及单兵装备,确保“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”。技能专业化,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和实操演练,积极参与技能比武,以演备战、以练代训,防火期前已完成为期70天集中驻训,开展森林防灭火两轮专项业务技能培训,参训人员500余人,参加技能比武1次。
深化宣传教育,筑牢全民防线。巩固宣传成效,以“五进”宣传为载体,以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为契机,利用广播、流动宣传车、电视台、短信推送广泛宣传“防火令”和防火“十不准”;大力发动林区群众,开展林边村、林缘户、林中人“敲门入户”宣传活动,持续营造森林防火浓厚氛围,共印制张贴完整版“防火令”2万余份,精简版10万余份,林区农户张贴率达100%。创新教育形式,结合“3·30”警示教育日,开展全区中小学生森林防火手抄报、书法、作文比赛和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,发放防火主题围裙、文具等宣传品2000余件。